快餐式阅读之思:《如何假装读过一百本名著》
“经典”,指人人称赞却没人会读的书。——马克·吐温
01. 内容简介
写作背景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时常感叹没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。即使鼓起勇气翻开书页,艰深的词句和缓慢的剧情发展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,转而投身于手机的碎片化阅读之中。于是,经典名著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,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、遥不可及的存在。
然而,本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。这部幽默的西方文学名著总集,用最简洁的文字配以令人捧腹的冷幽默插图,巧妙地概括了 100 多部世界名著的精髓。它不仅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重新认识了这些经典作品,更让我们发现,原来名著也没那么可怕。
伪文青狂喜 🤪
春节假期结束,年轻人马上又要从家里的 小宝贝角色中脱离,变成更广泛的、社会意义的学渣或者社畜,想到这里难免辛酸。
新年伊始,一定得成为更好的自己。可惜时间宝贵不够用心玩耍,与同学师长、同事领导社交时难免面露难色。
你可曾鼓起勇气阅读名著,却被艰深的词句和缓慢的剧情发展打击了兴趣,才翻了两页就把书丢在一边,转而拿起手机?
你曾面临过聊天时提起文学经典,朋友们侃侃而谈,自己却毫无头绪的窘境吗?
如果经典被“浓缩”,变得不再威严吓人,如果能够以轻松幽默的语调趣谈名著,如果名著中面目模糊的人物变成可爱的漫画角色……或许你会发现,原来名著也没那么可怕!
02. 读了 ≠ 读过
快餐文化的冲击
如果说在过去,消费文化的过程更像是细嚼慢咽,那么如今,消费文化的方式则是狼吞虎咽翻书变成了点击,阅读变成了刷屏;影像取代了文字,信息取代了知识。 快餐文化,即是指现代生活中一种只追求速成却忽略内在积累的文化现象,如精简版的名著、几分钟剪辑的电影梗概等。他们像快餐一样能够迅速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,却弱化了知识含金量,或让深刻的内容泛娱乐化。
被消解的深度思考
这种快餐文化,正在迅速填满当代人的日常生活,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掉进一个甜蜜的黑洞,在不知不觉中耗尽本应用于自我提升的时间与精力。正如传播学者尼尔·波兹曼所言:“毁掉我们的,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,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。”
快餐时代的经典著作
随着新技术的发展,阅读的形态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。关于“读纸质书还是读电子书”的讨论方兴未艾,读书类短视频、各种名著梗概就已经悄然进入大众的生活,以一种更具颠覆性的力量,形塑着当代人的阅读习惯。抓人眼球的标题、风趣幽默的讲解、精炼短小的篇幅,无疑让原本枯燥漫长的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悦。 但与此同时,梗概类作品限于其体量,也有让书籍本身的内涵流于贫乏的隐患。一本好书所蕴含的丰富细节,远非几分钟乃至几十秒的短视频、几百页乃至几百句话的只言片语所能承载,它所积淀的深厚思想也不可能仅用三言两语就能阐释明白。
此外,作者在对某本书进行解读的时候,不可避免地会融入个人观点和情感。若仅仅囿于他们的视野,亦步亦趋地进行解读,我们便只能看到属于他们的“哈姆雷特”,从而失去了探索深邃未知的可能。
快餐时代阅读新姿势?
正如村上春树所言,能说得出卡拉马佐夫三兄弟姓名的人,全日本也没有几个。事实上,在想要读名著的人里,真正开始读的不算多;开始读名著的人里,从头到尾读完的屈指可数,更别说其中有不少还是硬着头皮读完的;从头到尾读完的人里,合上书后还能将细节一一记起、大谈感想的人,恐怕不剩几个。
我吃过很多饭,几十年如一日,我把他们的味道忘得一干二净,但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成长为我的血在我的身体里流动,成为我身体的骨和肉,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书也是如此。这本书里活泼生动的插图和语言固然能充分调动阅读兴趣,让打开一本书不再艰难,但我们的读书之旅却不能止步于此。
真正有价值的阅读,终究还是需要回到原著,一字一句地耐心品味、用心思索,如此方能收获“开卷有益”的醇厚滋养。